一、系統架構設計概述
1.成功架構設計的關鍵策略
有效的需求開發和管理
關鍵需求決定架構
多視圖架構設計
及早有效的驗證架構
2.系統架構設計過程
需求分析
領域建模
確定對架構關鍵的需求
概念性架構設計
多視角架構設計
驗證系統架構
二、從需求向架構設計過渡
1.基礎架構的建立
建立彈性系統架構
建立架構基線的步驟
確定主題的優先級;
確定優先級的時候考慮的因素
2.架構分析與視角設計
識別和分析架構視角
架構視角的方案設計
3.系統架構模式
分層架構模式
微內核模式、MVC架構模式等
架構模式最佳應用場景
三、架構下軟件設計過程
1、架構職責定義與模塊識別
模塊化設計的概念
實現模塊化的手段
2、面向構件的方法
面向構件的方法簡述
構件內部實現策略
構件的打包策略
構件實例
3、子系統設計與實現
子系統劃分
子系統接口設計
子系統連接交互設計
4、架構設計的技術求解
邏輯架構
物理架構
開發架構
數據架構
運行架構
四、關鍵需求對應的架構設計
1、可靠性質量解決方案
可靠性質量屬性場景
健康監測
錯誤恢復
錯誤預防
2、基于高可靠性的架構設計
進程間提升可靠性的方法
保證可靠性的分層結構
3、可維護性解決方案
可維護性質量屬性場景
局部化修改
防止連鎖反應
推遲綁定時間
4、高可集成性的架構設計
架構解決方案
結構化模型的架構模式
子系統管理部分的模塊
子系統應用模塊
系統設計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5、基于產品線的架構設計
開發產品線的動因
組織結構的變更架構解決方案
產品線架構的應用
產品線架構的障礙
復用成熟度模型(RMM)
五、以架構為核心的迭代開發
1.初始階段
確定需求范圍、發現項目風險、
設計備選架構技術
2.細化階段
設計架構、驗證架構、風險處理
建立架構基線
3.構造階段
實現并行開發、開發中的架構管理
架構重構
4.提交階段
交付軟件、歸納系統架構
六、編寫架構設計文檔
架構文檔的結構
架構文檔的內容
架構文檔的質量
架構文檔與需求、設計文檔的全程跟蹤
七、云計算與SOA
1.SOMA基礎(面向服務的建模和架構)
SOMA概述
SOMA工具和開發過程概覽
2.SOA解決方案
IBM/ORACLE(BEA)/Microsoft的SOA解決方案
開源產品:JBoss/Mule等產品的SOA解決方案
3.云計算技術概述
云計算與網格計算
Google云計算技術
微軟云計算技術
開源云計算系統簡介
開源云計算系統Hadoop
詳細設計專題
1、軟件詳細設計概述
系統設計目標描述 系統文檔描述
系統架構文檔描述
軟件詳細設計實踐流程與計劃
2、軟件詳細設計過程
健壯性分析(獲得邊界對象、控制對象與實體對象)
轉換需求場景(使用時序圖轉述需求,獲得對象行為細節)
整理分析類(獲得對象間關系)
對象狀態建模(使用狀態圖建模)
局部分析階段成果提交
評審局部分析成果(發布局部分析基線)
3、業務實體設計
業務實體關聯關系設計
業務實體繼承關系設計
ORM設計模式
業務實體變化分析,完成可擴展業務實體設計
業務實體對象緩存設計(內存數據庫與業務實體存儲關系)
業務實體對象查詢設計
基于SOA架構體系的實體設計規范:應用SDO設計標準化業務對象
4、業務組件設計
聚合局部分析對象為業務組件
依據架構規范設計業務組件
運用設計模式設計業務組件
業務組件接口設計(控制對象函數設計)
業務組件之間協作設計
業務組件與其他應用接口集成設計(業務對外發布設計)
業務組件可擴展性設計
業務組件實現方式(Java,.NET)
5、業務流程編排設計
業務組件編排描述語言(BPEL)
基于數據工作流設計
基于活動工作流設計
基于狀態工作流設計
基于消息的工作流設計
業務流程中事務設計
使用UML描述工作流
現有工作流引擎復用與自主開發
6、用戶界面規劃設計
UCD(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的概述
整體用戶體驗的重要性
設計師,程序員和用戶的思維模型
UCD的主要原則
界面開發的過程及周期
建立符合標準軟件產品
交互流程設計:概念草圖,系統流程展示
視覺設計原則
圖像制作技巧 、圖文資源管理
功能的任務化與場景設計
用戶界面方案設計
競爭者設計分析
評估與設計確認
用戶界面測試與驗證
模板設計及實境測試
設計文檔的編寫及管理
設計師與其他部門的溝通
案例分析與現場活動
7、數據庫詳細設計
數據庫基本設計原則
基于OO的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性能設計
數據庫安全設計
數據庫程序規劃與業務混入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