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件開發周期中,測試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經過這些年測試行業的迅猛發展,測試也慚慚的在向技術性測試進行轉變,隨著敏捷開發這一模式的流行,自動化測試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被測試團隊所看重,快速的迭代,快速的回歸,快速的響應所發現的問題,使自動化測試的作用越來越放大。
第一部分:基礎入門
第一節: SELENIUM2的原理介紹及環境搭建
本節節主要講解SELENIUM2的原理,讓大家了解SELENIUM2的發展歷程,同時解惑大家對自動化測試中產生的一些誤區。
環境搭建中JDK的下載及安裝
Eclipse的配置,SELENIUM2的JAR包下載及配置
Firefox及firebug的介紹
第二節:SELENIUM2啟動瀏覽器
啟動主流瀏覽器:firefox, chrome, IE
SELENIUM2如何加載profile完成對瀏覽器的插件定制
Firefox的啟動設置說明
第三節:元素定位方法介紹
本節節已然開始正題,主要讓大家了解自動化測試中元素定位的重要性,以及定位元素的幾種方法,其中重點介紹XPATH的寫法。包括控件定位及層定位,配合firepath正確理解定位原理。
第四節:SELENIUM2基礎API介紹
SELENIUM2對基礎控件的操作
SELENIUM2對常用API的調用演示
第五節:SELENIUM2常用類介紹
Alert類介紹
Action類介紹
調用JS介紹
Wait機制及實現
第六節:testNg使用
Testng的常用注腳介紹
Testng的數據驅動方法介紹
Testng使用xml去運行腳本
如何使用Testng完成測試用例及業務管理(case,suit)
第七節:斷言,截圖,Log4j介紹
如何完成檢查點,斷言類的使用
如何在腳本中隨意輕松的截圖
Log4j的使用,構建更加詳細的日志體系
第八節:page-object模式介紹
Page-object思想介紹
運用page-object重構腳本及實例演示
第二部分:進階
第九節:框架思想介紹
為什么要寫框架?可維護性,提高編寫腳本效率,提高腳本的可讀性
框架的幾大要素:driver管理,腳本,數據,元素對象,LOG,報告,運行機制,失敗用例重復運行等
框架的分層思想:腳本,數據,元素對象分離
框架如何持續集成?如何定時運行?
第十節:搭建框架一(元素管理)
為何要單獨的進行元素管理?
Yaml文件進行元素管理
在元素管理中引入同步點機制
元素管理實例解析
第十一節:搭建框架二(數據驅動)
數據驅動的原理
全局數據,局部數據,私有數據的擴展
數據驅動實例解析
第十二節:搭建框架三(框架中要用到的常用類)
操作數據庫(數據庫管理mysql)
讀取EXCEL
Date類的應用
隨機數的生成
第十三節:搭建框架四(整合框架)
在元素管理與數據驅動基礎上,加上LOG4J,配置管理,形成一個框架
框架實例演示與代碼講解
框架的主要特點
框架如何維護
CI每日構建的集成策略及思想
第十四節:搭建框架五(自動化腳本的報告及結果分析)
如何定制化報告
對失敗的腳本進行分析
構建自動化測試數據評估平臺
|